肝細胞內含有多種酶,作為催化劑參與體內分解、合成等物質代謝。當肝細胞有實質性損害時,可因肝細胞壞死,細胞膜通透性增高,而使細胞內各種酶釋放出來。肝臟病變時測定血清中有關酶的變化,可作為診斷、鑒別診斷及預后觀察的依據(jù)。乙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常做的血清轉氨酶檢查有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及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兩種。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在肝細胞中含量最高,肝細胞損害后可使其在血中升高;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在心肌細胞中含量最高,雖然肝臟損害也可使其升高,但臨床中常作為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的輔助檢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的正常值用賴氏法檢測為5~30單位,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正常值為4~40單位。因各實驗室檢測方法不一,正常值的波動范圍頗大,因此在化驗單上常標出其實驗室的正常值,以便對比觀察。
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時,兩種轉氨酶升高率達100%,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在黃疸出現(xiàn)前檢查最早出現(xiàn)的異常指標。這兩項測定是反映肝細胞受損最敏感的試驗,對輕型、隱性感染及潛伏期肝炎的發(fā)現(xiàn)有重要意義。血清轉氨酶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肝細胞損害和壞死的程度。
一般來說,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就提示有肝實質的損害,但在急性彌漫性肝壞死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則隨黃疸的加深而急劇下降,可呈現(xiàn)正?;騼H輕度升高,出現(xiàn)臨床上所謂的“酶膽分離”現(xiàn)象。若急性肝炎患者轉氨酶波動或持續(xù)升高達半年以上,則提示肝炎病情遷延,轉為慢性。對肝炎患者定期復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有助于病情估計和推斷預后。急性肝炎黃疸消失后,轉氨酶將逐漸恢復正常。如在恢復期轉氨酶出現(xiàn)波動,提示病情未穩(wěn)定。如轉氨酶已正常又出現(xiàn)上升,并持續(xù)不降,提示再發(fā)或變成遷延性。因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在體內分布很廣,所以在分析化驗結果時,不但要考慮肝臟疾病,也要考慮到肝外疾病,結合臨床,全面分析。如膽道梗阻、急性胰腺炎、潰瘍病、心肌梗死及服用某些藥物等對酶活性均有一定影響。
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比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特異性高,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比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靈敏度高。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位于細胞線粒體內和細胞漿可溶部分,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絕大部分位于細胞漿可溶部分。在肝細胞病變輕微,僅有細胞膜通透性增加時,細胞漿可溶性部分的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釋放入血,而線粒體內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仍然存在,加之它在體內較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滅活快,以致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上升幅度低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嚴重肝細胞疾病時,線粒體內的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也釋放入血,以致其血清升高幅度較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為大,故測定血清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與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的比值有助于判斷肝細胞病變程度和肝病的鑒別診斷。正常人兩者比值為1~1.5,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或輕型病例比值降至0.56左右,慢性活動性肝炎、膽汁瘀積時比值均小于1。在急性肝炎患者,如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顯著上升,并且與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比值大于1時,應考慮到肝細胞廣泛壞死存在,預后不良;慢性肝炎時,兩者比值多數(shù)小于1,而肝硬化時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