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肝功能生化檢查: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測定

  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測定:甲胎蛋白是人體在胚胎時期血液中含有的一種特殊蛋白,由胚胎期肝細胞產生,其濃度從妊娠開始后逐漸上升,妊娠16~20周達高峰,以后逐漸下降,分娩后1周即可完全消失。
  正常成人肝細胞失去合成甲胎蛋白的能力,因此血清中含量極微。由于檢測方法的不同,其正常值略有差異,一般認為正常值在25微克/升以下。
  在成年人中,甲胎蛋白升高,常提示有與胚胎發(fā)生有關的肝細胞癌或生殖腺胚胎癌。在肝細胞癌患者,癌變的肝細胞又恢復了合成甲胎蛋白的能力,其血中甲胎蛋白可明顯增高,達正常人的數十倍至數萬倍。甲胎蛋白作為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指標,陽性率達70%以上,并且是肝癌普查中的一項重要指標。在各種肝炎及肝硬化時,甲胎蛋白可見增高,但肝功能恢復后也隨之降到正常。急性肝炎時甲胎蛋白可以出現,但數值低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的產生可表示肝細胞的修復,因此急性肝炎患者當轉氨酶開始下降,進入肝細胞修復期時,甲胎蛋白的濃度最高。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顯著升高者,亦顯示肝炎正在活動,此時轉氨酶也明顯升高。肝硬化也與急性肝炎一樣,當肝細胞新生時,甲胎蛋白值升高。一般肝炎時甲胎蛋白增高持續(xù)的時間不長,如在轉氨酶恢復正常后甲胎蛋白未能逐漸恢復正常反而明顯升高,則應進一步查找原因,看是否有癌變的可能。
(本文內容/圖片來自于網絡,僅供參考,一切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請遵從醫(yī)生的指導。)
更多>>

今日醫(yī)學顧問

特別聲明:養(yǎng)肝網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yī)療依據。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養(yǎng)肝網 版權所有 養(yǎng)肝護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