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①加減胃苓湯:炙黃芪30g,懷山藥 15g,炒蒼術(shù)、白 術(shù)、云茯苓、焦山楂、焦麥芽、丹參各12g,大棗 10g,青皮、陳皮、澤 瀉、豬苓各9g,五味子、紅花、三棱、莪術(shù)、炙甘草各 5g,丁香 2g。② 加減十棗湯:芫花15g,炒車前子 10g,大棗 15g。
隨癥加減(方 ①):陽虛者加巴戟天 10g,菟絲子 12g;陰虛者去 蒼術(shù),并改炒白術(shù)為生白術(shù)10g,同時加炙鱉甲(先煎)12g,枸杞子 10g,麥門冬 10g,太子參 15g。
【用法】 方①每日1劑,水煎取濃計,分2次飲服;方②先將 芫花、車前子研細末,再納入已去核的大棗中,文火慢煎,取濃汁分 2次飲服。兩方交替使用:先服方 ①2周以扶正氣;再投方②1劑,續(xù)服米湯少許以顧其胃氣;一旦瀉下,則先后如法再服方①與方 ②,如此連續(xù)交替至腹水完全消失。服用中藥過程中,可據(jù)病情使 用對癥西藥。
【功效】 疏肝活血祛瘀,健脾和中逐水。
【主治】 門脈性肝硬化。證屬肝脾兩傷,血瘀水停。
【效驗】 共治療52例患者。男42例,女10例;35 ~50歲者50例,病程3個月~1年;屬陽虛型者40例,陰虛型12例。治療6 個月~1年。結(jié)果:臨床治愈(原有癥狀體征均趨基本消失,B超 未探及腹水)14例,好轉(zhuǎn)(癥狀、體征明顯改善,B超查及腹水明顯減少)37例,無效(癥狀、體征及B超探查腹水均無明顯改善)1 例。所有病例在服用上藥期間,均未發(fā)現(xiàn)毒副反應(yīng)。
【解析】 肝硬化腹水可由黃疸治療不當,復(fù)加情志傷肝、勞 累傷脾,肝脾兩傷引起。肝傷則氣滯血瘀,脾傷則健運無力。總屬 本虛標實之證,故治療當標本兼顧。標急者以利水為先;標緩者則當疏肝化瘀,健脾和中,肝脾兼治。為此而于標急時遣用加減十棗 湯,標緩時則投以加減胃苓湯。然因個體體質(zhì)有別,傷肝傷脾程度 各異,一般分成陽虛、陰虛兩型,標緩運用加減胃苓湯時,尚需根據(jù) 不同證型靈活化裁,使之更加切合病機。加減胃苓湯以去厚樸、桂 枝、生姜之胃苓湯健脾利水;復(fù)佐炙黃芪補氣,懷山藥、五味子補肝 腎,青皮、陳皮疏肝,山楂、麥芽健胃,丹參、紅花、三棱、莪術(shù)活血祛瘀。全方攻補兼施氣血并治。加減十棗湯主要以炒車前子易甘 遂、大戟,緩其攻逐之性,又不失健中逐水、攻補兼施之意。兩方交 替運用,更加緊扣本病病情。需要指出的是,本病當以治本為主, 治標為輔??v然標急當用加減十棗湯,然也須防止過伐胃氣。故 當配飲米湯,并且必須中病即止,即一旦尿量明顯增加即當止服。 至于治本之法,應(yīng)長期堅持,緩緩圖之。
【來源】 周毅 加減胃菩湯與十棗湯交替使用治療肝硬化 腹水52例. 安徽中醫(yī)臨床雜志,1999;11(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