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抽血化驗檢查,一旦被發(fā)現(xiàn)乙肝表面抗原(俗稱“澳抗”)為陽性,便證實得了乙肝,一連串的麻煩和痛苦會接踵而來,患者會竭盡全力、四處求醫(yī),力爭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轉陰,徹底摘掉乙肝這頂討厭的“帽子”,但是,許多患者在經(jīng)歷了各種各樣的治療后,始終未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轉陰,他們漸漸失望,有的甚至絕望,那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到底能否轉陰?應該怎樣正確認識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呢?
一般來說,急性乙肝患者經(jīng)過適當休息和治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及其他指標都能轉為陰性,適當?shù)闹委煱ㄊ褂帽8慰寡姿幬?,如葡萄糖、能量合劑,維生素C、中藥茵梔黃、金銀花制劑等,一般不必使用特殊的抗病毒藥物,如拉米夫定、干擾素等。如果急性乙肝患者濫用藥物,雖能使表面抗原強行轉陰,但并未徹底完整地消滅肝炎病毒,同時,由于某些藥物打亂了身體免疫功能,反而使肝臟病變的性質向慢性活動性肝炎發(fā)展,這就更為麻煩。
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轉陰相當困難,慢性乙肝患者乙肝表面抗原可持續(xù)攜帶多年、數(shù)十年,部分甚至可終身攜帶。根據(jù)多年隨訪觀察調查,乙肝患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自然轉陰率為2%~5%。攜帶者乙肝表面抗原轉陰時間的長短,很可能與攜帶者本身機體免疫狀況、表面抗原滴度的高低及e抗原陽性有關。表面抗原滴度高、e抗原陽性者不易轉陰。
長期以來,社會上普遍認為只要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轉為陰性,肝功能也恢復正常,乙肝才算是治愈了。這種概念成為一些醫(yī)務人員、病人以及生產(chǎn)藥品的廠家追求的目標,特別是近年來不少廠家或醫(yī)生研制藥品追求乙肝表面抗原轉陰率,以轉陰的百分率來說明其療效。殊不知,乙肝表面抗原轉陰本身并不表示病毒已消滅。近幾年來,由于免疫學和醫(yī)學的發(fā)展,人們了解到,乙肝病毒侵入身體后產(chǎn)生一系列抗原抗體反應,除了表面抗原外,還有許多其他病毒是否復制的指標。病人表面抗原轉陰后,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如果仍為陽性,說明仍有病毒復制的可能,如果病人臨床確已好轉,表面抗原轉為陰性,其他病毒復制指標均已消失,這樣臨床上才可以認為病毒被清除。
單純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并不代表乙肝病情的輕重,也不能代表乙肝傳染性的大小,單純的表面抗原陽性可能就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也可能表示乙肝患者治愈后,血液中仍存在不完整的、破碎的乙肝病毒片段,此時,已不能認為陽性者是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攜帶是我國,乃至東亞、東南亞地區(qū)極其常見的現(xiàn)象,我國至少有1億多人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新加坡、泰國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約占整個國民的15%以上,顯然不能把他們一律劃歸為乙肝病人,乙肝病毒攜帶是極其普遍、正常的社會現(xiàn)象,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如果把乙肝病毒攜帶者視為病人,到處用藥治療,力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轉陰,肯定不會看到什么效果。不少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者,跑了不少地方、多家醫(yī)院,用過不少所謂“轉陰”的新藥,結果表面抗原就是不轉陰,個別患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就算是轉陰了,但不久后這個病人卻發(fā)生了肝癌,這常常是由于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整合到了病人肝細胞脫氧核糖核酸基因里所造成的,反復大量使用各種實驗性藥物,往往誘使乙肝病毒發(fā)生變異,變異后的病毒,更容易引起病變惡化。雖然轉為肝癌的患者畢竟是少數(shù),致癌的因素也很多,但作為醫(yī)師和病人,不亂投藥和不濫用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我們知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而其他病毒復制指標均是陰性者,基本上沒有傳染,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也不需要用藥治療。乙肝患者應及時到醫(yī)院就醫(yī),通過多種病毒指標的化驗及臨床醫(yī)生的分析,先確定是否需要治療,如果需要治療,也要進行正規(guī)治療,同時,發(fā)揮身體自行抵抗病毒和調整身體免疫功能,而不要亂用藥物,更不要單純追求某項指標的“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