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氣候轉暖,然而又風多物燥,常會出現(xiàn)皮膚、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現(xiàn)象,故應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由于春季為萬物生發(fā)之始,陽氣發(fā)越之季,應少食油膩之物,以免助陽外泄,否則肝木生發(fā)太過,則克傷脾土。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五行中肝屬木,味為酸,脾屬土,味為甘,木勝土。所以,春季飲食應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養(yǎng)脾臟之氣。可選擇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薺菜、春筍、山藥、藕、芋頭、蘿卜、荸薺、甘蔗等。
飲食調養(yǎng)方面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fā)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問·藏氣法時論》說:“月干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在五臟與五味的關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于陽氣的生發(fā)和肝氣的疏泄,飲食調養(yǎng)要投其臟腑所好,即“違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臟之神所好也,即補也??嗾?,是本臟之神所惡也,即瀉也”。明確了這種關系,就能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yǎng)肝、疏肝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如枸杞子、郁金、丹參、延胡索等,食品選擇辛溫發(fā)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
初春陽氣初發(fā),辛甘之品可發(fā)散為陽以助春陽,溫食利于護陽,如蔥、芫荽、紅棗、花生等皆宜。在春季提倡多食新鮮蔬菜,如胡蘿卜、花菜、白菜、青椒。寒涼油膩之品易損脾胃功能,應少食。一般地講,也不主張在春季服用補藥及服用過多的補品。清淡爽口的飲食更利于春季乙肝的調養(yǎng)與治療。
《千金月令》:“正月宜食粥……一日地黃粥,以補腎(鮮地黃150克,搗汁備用,粳米50克洗凈,冰糖適量,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煮成粥后,將鮮地黃汁倒入粥內,文火煮20分鐘即好)。二日防風粥,用以祛四肢之風。取防風一份,煎湯去汁煮粥。三日紫蘇粥,取紫蘇一份,炒至微黃,略有香氣時,煎汁煮粥。”少吃生冷黏雜食物,以防傷及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