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中各種蛋白質(zhì)由于分子量及電荷不同,用電泳的方法可顯示,分子量小而電荷多的白蛋白泳速最快,在最前面;而分子量大而電荷少的γ球蛋白泳速最慢在最后面;其他蛋白質(zhì)隨分子量大小和電荷多少而分別排列在中間。由此,血清蛋白質(zhì)經(jīng)電泳方法分為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5條帶。臨床多采用酯酸纖維素薄膜電泳法、其正常值為白蛋白0.62~0.71,α1球蛋白0.03~0.04,α2球蛋白0.06~0.1,β-球蛋白0.07~0.11,γ-球蛋白成分的變化,較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異常變化出現(xiàn)早。血清白蛋白減少與γ-球蛋白增加為肝病病人血清蛋白電泳所共有的現(xiàn)象,其減少與增加的程度和肝實質(zhì)損傷的范圍及程度相平行。
?。?)急性肝炎:在發(fā)病早期或病變較輕時,血清蛋白電泳可無明顯變化,發(fā)病2周后則可發(fā)生變化,白蛋白、α2及β-球蛋白減少,γ-球蛋白增高。
(2)慢性肝炎:電泳時γ-球蛋白的增加,白蛋白的減少,A/G比值和β-球蛋白的下降均較急性肝炎時顯著且隨病情發(fā)展而加重。
?。?)肝硬化:其改變與急性肝炎時相同,惟變化程度更加顯著,A/G比值異常和倒置者多。
?。?)重癥肝炎:包括急性重癥肝炎、亞急性重癥肝炎和慢性重癥肝炎。其電泳時均有白蛋白顯著降低,γ-球蛋白顯著增高,其中急性重癥肝炎的α1球蛋白、α2球蛋白和β-球蛋白亦明顯降低,隨病情好轉(zhuǎn),急性的和亞急性的重癥肝炎γ-球蛋白可恢復正常。而慢性重癥肝炎始終保持高峰而不下降,肝硬化轉(zhuǎn)為慢性重癥肝炎者,蛋白電泳特點與肝硬化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