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小常識:怎么辨別鮑魚的好壞?

 

養(yǎng)生小常識:怎么辨別鮑魚的好壞?

分類

 鮑魚以加工形態(tài)有“干鮑魚”和“鮮鮑魚”之分;“干鮑魚”又分“淡干鮑”和“咸干鮑”兩種;品嘗“干鮑魚”以“淡干鮑”為好,是要求它品質優(yōu)良,個頭厚大,肉質的豐腴與汁液的甘美清香;而品嘗“鮮鮑魚”則講求鮑魚的新鮮和美味的肉質,以每年的5月份最肥美,而在10、11月份肉較瘦。

“干鮑魚”烹制一般需時較長,要用精制的頂湯反復煨味,使“干鮑魚”能夠充分吸收其它物料的味道,故香味濃郁,肉質甘腴;原只“干鮑魚”的極品更講求個大、肉豐和“糖心”。

“鮮鮑魚”的烹制則不同,它十分講究火候的把握,火候不夠則味腥,過火則肉質變韌發(fā)硬;所以,鮑魚非常注重調味的得法,濃淡的適宜,否則鮑魚本身的鮮味是出不來的。

鮑魚的等級按“頭”數(shù)計,每司馬斤(俗稱港秤,約合655克)有“2頭”“3頭、“5頭”“10頭”“20頭”不等,“頭”數(shù)越少價錢越貴;即所謂“有錢難買兩頭鮑”。目前以網鮑頭數(shù)最少,吉品鮑排第二,禾麻體積最小,頭數(shù)也最多;二頭的禾麻及吉品已成為目前罕見品種,已猶如古董珍品一樣。

在鮑魚的身體外邊,包被著一個厚的石灰質的貝殼,它達個貝殼是一個右旋的螺形貝殼,呈耳狀,它的拉丁文學名按字義翻譯可以叫做“海耳”,就是因為它的貝殼的形狀像耳朵的緣故。另外在鮑魚的貝殼上都有從殼頂向腹面逐漸增大的一列螺旋排列的突起。這些突起在靠近螺層末端的一些貫穿成孔,孔數(shù)隨種類不同而異。

在我國北方分布的盤大鮑有4—5個,南方分布的雜色鮑有7—9個。我國古代,給鮑魚起名叫“九孔螺”,就是從它的這種特征而來的。

“干鮑魚”因產地和加工的不同,具體又被稱為“網鮑”“窩麻鮑”“吉品鮑”,以及鮮為人知的中國歷代朝遷貢品“硇洲鮑”等。“網鮑”特點是形狀橢圓、邊細、枕底起珠,色澤褐黃,質地肥潤,軟滑味濃;“窩麻鮑”的特點是形似艇狀,色澤灰黑,質軟,邊有針孔。而“吉品鮑”則形狀呈元寶狀、質硬、枕身高企,色澤如干柿色,形體較“網鮑”小。至于“硇洲鮑”,以味道鮮美、肉質嫩滑、營養(yǎng)豐富而著稱。

(本文內容/圖片來自于網絡,僅供參考,一切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jù)請遵從醫(yī)生的指導。)
更多>>

今日醫(yī)學顧問

特別聲明:養(yǎng)肝網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yī)療依據(jù)。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養(yǎng)肝網 版權所有 養(yǎng)肝護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