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ㄋ模┽樉闹委?br />
1施治原則 活血化瘀,疏肝理氣。水鼓宜行氣利水,血鼓宜活血化瘀,氣鼓宜調(diào)氣消脹,虛脹宜補脾,實脹宜通降。
?。勃比⊙?br />
單腹脹:肝俞、脾俞、三集俞、大腸俞、中脘、胃倉、足三里、陰陵泉、氣海、行間、章門。
水脹:脾俞、腎俞、中脘、足三里、陰陵泉、氣海、通關(guān)。
血脹:血海、脾俞、肝俞、章門、期門、中封、中極、三陰交。
氣脹:膻中、氣海、中脘、內(nèi)關(guān)、脾俞、建里、章門。
虛脹:脾俞、中脘、天樞、足三里、太白、關(guān)元、胃倉、公孫。
實脹:中脘、建里、胃俞、大腸俞、章門、足三里、曲泉、公孫、內(nèi)庭。
對癥取穴
腹水:氣海、三陰交、水道、陰陵泉、水分、腎俞、曲泉。
肝區(qū)疼痛:肝俞、脾俞、陽陵泉、支溝、足三里等。
?。唱狈椒ā∶看芜x3~4個穴,每日針刺1次,留針30~40分鐘,平補平瀉法,每2~3周為1個療程,間歇1~2周進行下1個療程。每穴施針后艾卷施以雀啄或旋轉(zhuǎn)灸,局部以紅潤為度,每療程可輪換選用上述不同的穴位進行針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