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雖然我們現(xiàn)在進入生活方式病時代,但上世紀的傳染病仍在一些地方肆虐。我國僅乙肝病毒攜帶者就達上億人。傳染病仍然是我們不得不防的病魔。預防傳染病也仍然是我們養(yǎng)生的重要課題,我們特聘請黑龍江省醫(yī)院感染病科主任魏今波大夫回答讀者有關傳染病的知識詢問。
編輯:你好。
我們單位有個乙型肝炎患者,經(jīng)常和我們一起用餐。開始大家并不知情,后來聽說他是乙肝,都很擔心患上乙肝。我不知這種擔心是否正確?如果是這樣,我們該怎么辦?
吉林曉泉
總是聽到有人說:“經(jīng)常在外面吃飯,別傳染乙肝?!逼鋵嵾@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乙型肝炎是不會通過飲食傳染的。
乙型肝炎病毒是非胃腸道傳播的病毒,它與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途徑相似,都是通過傷口經(jīng)血液傳播的。它的主要傳播途徑有三條:
母嬰垂直傳播。通過胎盤或分娩過程中胎兒皮膚擦傷,由母血或羊水感染胎兒,這是我國乙型肝炎的主要傳播途徑。
血液傳播。通過輸血,應用不合格的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傳染,或在非正規(guī)醫(yī)療單位治牙、紋身、身體穿孔等,經(jīng)傷口傳染。也包括共用理發(fā)、剃須等易造成皮膚粘膜損傷的工具傳染。總之,凡是有傷口的情況下,均有造成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險。
此外還有一個危險的窗口,就是人的眼結膜,病毒含量較高的血液濺進眼睛,也可以造成感染。再就是男性精子中可以攜帶病毒而傳染后代。
科學家做過試驗,把乙肝病毒含量很高的液體喝進體內(nèi)并不能造成感染。那么為什么很多人都誤認為乙肝是通過吃飯傳染的呢?這是因為人類最早認識的甲型肝炎是通過消化道傳染的,當時還沒有病毒分型,統(tǒng)稱為傳染性肝炎。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人們才將不同的肝炎病毒抗原命名為“澳大利亞抗原”,簡稱“澳抗”,也就是原來的乙肝表面抗原。七十年代,人們正式將兩種不同的肝炎病毒區(qū)分為甲型和乙型,而將不同于它們的肝炎病毒稱為“非甲非乙型”。再后來才明確細分為甲、乙、丙、丁、戊、己、庚各型肝炎病毒,國際上統(tǒng)一用字母A、B、C……來表示,即HAV、HBV、HCV……分別表示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清楚地知道,甲、戊、己型肝炎病毒是胃腸道傳播的,而乙、丙、丁、庚型肝炎病毒是非胃腸道傳播的。目前對己、庚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和致病性尚有爭論,雖然已經(jīng)分離到病毒。
目前國家人事部門在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乙肝病毒攜帶者,排除肝炎的,合格。因為乙肝病毒不能通過握手、擁抱、親吻、進餐和共用辦公用具等途徑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