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是一種野菜,南方常見。此野菜之所以有馬蘭之名,古籍對此一般有兩種解釋。著名的散曲作家王磐著有《野菜譜》,在這本書里面他解釋:“知馬蘭頭原名‘馬攔頭’,田野路邊叢生的馬蘭頭會阻礙馬的通行,故民謠有:‘馬攔頭,攔路生,我為拔之容馬行?!?br />
《本草綱目》中對其解釋為:“其葉似蘭而大,民間稱物之大者為馬。也不知確否?”
對馬蘭的解釋雖然各有不同,但都不難推斷出兩點:第一,此野菜路邊叢生;第二,長得比較大。
野菜馬蘭不僅生命力強,也具有良好的藥用功效。比如受傷出血了,比較簡單的止血方法即可以將馬蘭汁涂抹在患處。鼻出血也可以用馬蘭來止血,可以將馬蘭連根洗凈,搗爛絞汁,以溫水沖服,也可以全草煮汁服用。
馬蘭能解毒消腫。宋代官修方書《圣濟總錄》就有這樣一個方子,名叫馬蘭湯。此方是治療風毒攻肌肉,皮膚浮腫。所謂的風毒是指感受風邪后,毒邪滯留,導致肌膚紅腫,若毒攻手足,則疼痛頑麻。風毒攻肌肉,野菜馬蘭就能派上大用場。
【馬蘭湯】馬蘭1500克,洗凈,切碎;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至水剩一小半時,去馬蘭,待水變溫時,用其淋洗患處。
除了這些小功用外,馬蘭還有一個大用處,即能清濕熱,從而保肝護肝。感濕熱之邪,或濕邪內生郁久化熱可損傷肝膽,影響肝膽、脾胃功能,出現(xiàn)脅肋、臟腑灼熱、腹脹、口苦等癥狀。
濕濁內生,蘊而化熱,阻遏肝膽,治宜清利肝膽濕熱。濕邪就是蘊集于肝膽中的邪氣,只有將濕熱除掉,肝膽的生理功能才能一點點好轉起來。馬蘭可涼血,所以能除熱,對此,中醫(yī)書籍《本草正義》中有這樣的記載:“馬蘭,最解熱毒,能專入血分,止血涼血,尤其特長。凡溫熱之邪,深入營分,及癰瘍血熱,腐潰等證,允為專藥。內服外敷,其用甚廣,亦清熱解毒之要品也?!?br />
從《本草正義》的論述中不難看出,馬蘭是比較擅長解熱毒的。所以只要是熱毒引發(fā)的各種問題,都可以用馬蘭來調治,如潰瘍、癰瘍等。馬蘭不僅能清熱,還能除濕,有利濕消腫之功。馬蘭能除濕熱,而濕熱又是導致肝功能失調的主要誘因,濕熱除掉了,肝則舒暢,氣血則充盈,每天也都會有一個好心情。
馬蘭除濕熱,保肝護肝,可以直接將其煎服,如用馬蘭全草60克,車前草60克,茵陳30克水煎,可以治療黃疸型肝炎,有較好的療效。
當然,用馬蘭進行食療則是保養(yǎng)肝臟的常用之法。用馬蘭進行食療,已經(jīng)有很長的歷史了?!侗静菥V目》中就曾有過記載:“南人多采汋曬干為蔬及饅餡?!鼻宕娙恕⑸⑽募以凇峨S園詩話》里也同樣寫到了可用馬蘭食療:“馬蘭頭者,野菜名,京師所謂‘十家香’也。”可見,到了清代,馬蘭已成為野菜珍品了。清代袁枚更指出了馬蘭的食療功效:“馬蘭頭,摘取嫩者,醋合筍拌食,油膩后食之,可以醒脾?!?br />
用馬蘭進行食療,能除濕熱。濕熱困脾,傷肝,會損傷臟腑的邪氣,所以馬蘭能醒脾、疏肝利膽。肝膽有濕熱者可以經(jīng)常食用。一般來說,肝膽有濕熱者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癥狀,如渾身沉重、嗜睡、舌頭白膩、小便黃,只要有這些癥狀,就可以用馬蘭進行食療。另外,乙肝患者體內有濕熱,可以經(jīng)常食用馬蘭。
夏天濕熱之氣重,體內有濕熱,消化吸收功能就不好,所以夏天尤其是陰雨連綿、濕熱重的日子里,也可以用馬蘭來清濕熱,保證身體不受濕熱邪氣所擾。
此外,馬蘭還能除瘀血?!侗静菥V目》記載其“破宿血,養(yǎng)新血”。老中醫(yī)會說“瘀血”這個名詞。所謂瘀血,是指因血液運行不暢而阻滯于脈中,或溢于脈外,凝聚于某一局部而形成的病理產(chǎn)物。瘀血可影響血液的正常運行而成為一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導致許多新的病癥。
當我們的體內有瘀血時,常會出現(xiàn)以下四類癥狀,需要多加注意。身體里面有瘀血的典型癥狀為常疼痛,多為局部刺痛,疼處不移而拒按,并有晝輕夜重特征。病程較長,多由瘀血阻滯經(jīng)脈,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所致。
熱邪入于血分,煎熬津液則血液黏稠,血行不利;血停滯于體內,不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養(yǎng)作用,而且會影響全身或局部的血液循行,阻礙氣與津液的運行,使痰瘀氣滯互見。瘀血日久不散,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又可阻礙新血生成,故久瘀多伴有血虛之象。唐容川《血證論》說:“舊血不去,則新血斷然不生。”
馬蘭能除舊血,有助于新血的化生,為此身體有瘀血的人也不妨吃點馬蘭,讓舊血得去,新血得生。
不可不用的小偏方
馬蘭汁
濕熱之氣大,熱毒下注,血滲大腸,則痔漏之患,可用馬蘭煎汁服用,也可以將其搗碎,敷在患處,或者是用馬蘭煎汁對患處進行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