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證】高熱煩渴,身黃如金,小便黃少,脅痛腹脹,極度乏力,食欲缺乏,惡心嘔吐,躁動不安,神昏譫語,神志恍惚,鼻出血、便血、嘔血、皮膚發(fā)斑,舌質(zhì)紅絳,苔穢濁,脈弦細。
【治則】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方藥】犀角地黃湯合清營湯加減。
黃芪、白茅根各30克,茵陳24克,犀牛角粉(現(xiàn)常用水牛角粉代替)、薏苡仁各18克,白芍、連翹、人參、紫草、敗醬草、麥冬各15克,生地、赤芍、丹皮、黃連、石菖蒲、鉤藤、五味子、地榆炭、郁金各12克,大黃、甘草各6克,大棗6枚。【方解】方中犀牛角粉、生地、丹皮、赤芍乃犀角地黃湯之變方,以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止血;配黃連、連翹、敗醬草、大黃、地榆炭、紫草、白茅根以增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加茵陳、薏苡仁清熱利濕退黃;石菖蒲醒腦開竅;鉤藤清熱涼肝熄風;人參、麥冬、五味子益氣養(yǎng)陰,生津固脫;用黃芪、大棗以增強補氣扶正之功;郁金、赤芍疏肝理氣化瘀;甘草調(diào)和諸藥。上藥合用,具有清熱解毒涼血之功,兼有益氣養(yǎng)陰扶正、涼肝熄風醒腦、化瘀止血退黃之效,故適用于熱毒傷營動血型患者。
【注意】此型多由初、中期的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治療失當或不能控制病情,疾病進一步發(fā)展所致。熱毒動血型的出現(xiàn)標志著重型肝炎已進入后期。熱毒動血型患者不但濕熱疫毒內(nèi)陷,蒙蔽心竅,擾亂神明,還有熱毒入營,迫傷血絡,血熱妄行,其治療應在清熱解毒、醒神開竅的基礎上,結合涼血止血之法,以促使神志清醒,控制血熱妄行。
重型乙型肝炎總的發(fā)病機制是外感時邪,濕熱毒盛,不得外泄,彌漫三焦,正邪交爭劇烈,內(nèi)擾于肝膽,傷營入血,蒙蔽清竅,終致腎虧氣竭血脫,但依發(fā)病機制和臨床表現(xiàn)演變的階段不同而各有側重。在早期,以外感疫毒之邪,濕熱疫毒熾盛為主;進入中期,則以濕熱疫毒內(nèi)陷,蒙蔽心竅,擾亂神明為重;病至后期,則出現(xiàn)熱毒傷營動血、腎虧氣竭血脫之病理機轉。在臨證時,應針對不同時期的發(fā)病機制,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在早期,以清熱解毒瀉火為法,同時兼顧涼血;在中期,應以清熱解毒救陰為主,兼以涼血與開竅;后期出現(xiàn)熱毒傷營動血者以清熱解毒涼血為主,兼以養(yǎng)氣陰、祛瘀血,出現(xiàn)腎虧氣竭血脫者,則應以解毒開閉固脫為主,同時謹記把“救命”放在首位。
重型乙型肝炎進入后期,死亡率極高,應采取綜合措施,中西醫(yī)結合,多途徑用藥積極搶救。中藥湯劑只是治療的一個方面,可口服、鼻飼或保留灌腸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