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學檢查可反映肝臟脂肪浸潤的分布類型,判斷彌漫性脂肪性肝病的程度,提示是否存在肝硬化等情況。
1.B超檢查
是最簡單的粗略評估肝臟脂肪變的檢查方法,該項檢查現(xiàn)階段還不能精確地評估肝臟脂肪變的程度。脂肪變肝臟回聲強于腎臟和脾臟,呈“明亮肝”;隨著脂肪變程度的加劇,其檢查靈敏度提高,肝脂肪變達到10%時B超圖像便可出現(xiàn)異常,達到30%以上時出現(xiàn)遠場回聲衰減。輕度脂肪變肝臟其回聲輕度增強;中度脂肪變肝臟在回聲增強基礎上出現(xiàn)肝靜脈和門靜脈顯示模糊;重度脂肪變肝臟遠場回聲衰減。
根據(j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的建議,如患者肝臟超聲檢查結果具備以下幾點:
(1)肝區(qū)近場回聲彌漫性增強(強于腎臟和脾臟),遠場回聲逐漸衰減。
(2)肝內管道結構顯示不清。
(3)肝臟輕至中度腫大,邊緣角圓鈍。
(4)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提示肝內彩色血流信號減少或不易顯示,但肝內血管走向正常。
(5)肝右葉包膜及橫膈回聲顯示不清或不完整。具備上述第1項及第2~4項中一項者為輕度脂肪性肝??;具備上述第1項及第2~4項中兩項者為中度脂肪性肝??;具備上述第1項以及第2~4項中兩項和第5項者為重度脂肪性肝病。
B超診斷脂肪性肝病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60%~100%和77%~95%。
2.CT
CT是檢測肝臟脂肪浸潤程度的一種靈敏而無創(chuàng)的技術,肝實質的CT平掃衰減值與肝臟脂肪變性嚴重程度有密切相關性,脂肪變肝臟常呈低密度肝實質。由于個體差異,正常人肝CT值可有較大差異,平均為40~80HU,比脾高8~10HU;據(jù)研究,肝臟與脾臟CT衰減值差異大于10則對肝臟脂肪變有較高的陽性預測值。
根據(j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的建議,脂肪性肝病患者彌漫性肝臟密度降低,肝臟與脾臟的CT值之比≤1;0.7<肝脾CT比值≤1.0者為輕度;0.5<肝脾CT比值≤0.7者為中度;肝脾CT比值≤0.5者為重度。有報道CT平掃檢測超過30%的肝臟脂肪變的靈敏度為82%,特異度為100%。
3.MRI檢查
MRI是診斷肝臟脂肪變最敏感和最客觀的方法之一,肝臟的正常MRI表現(xiàn)為肝實質中的信號在同相位和反相位中一致,一旦發(fā)現(xiàn)在反相位中信號強度與同相位比較有衰減,則可能存在肝臟脂肪變,而肝臟脂肪變程度可以通過信號衰減程度的變化來衡量。MRI頻譜檢查在脂肪性肝病定量診斷中的運用越來越多。
MRI診斷脂肪性肝病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1%和100%。
4. 肝組織病理學檢查
4.1經皮肝穿刺活體組織學檢查對彌漫性肝脂肪變的診斷價值較大,局灶性脂肪性肝病診斷則需要B超或CT引導穿刺。大多數(shù)患者肝內沉積的脂肪為甘油三酯,普通HE染色顯示肝細胞胞質內出現(xiàn)空泡,一般無需特殊脂肪染色來證實。但有時脂肪空泡不明顯,特別是小泡性脂肪性肝病,需作冷凍切片油紅O染色。除HE染色光學顯微鏡檢查以了解肝組織是否異常外,常需作脂類物質染色以顯示肝內有無脂類堆積及其性質,結締組織多色染色(即三色染色)、膠原纖維染色、網狀纖維染色(如Gordon和Sweets銀染法)、彈力纖維染色等可顯示纖維結締組織以診斷纖維化,過碘酸Schiff反應(PAS)、地依紅和鐵反應等染色檢查糖原等其他物質以提示病因診斷。
4.2依據(jù)肝細胞脂肪變性占據(jù)所獲取肝組織標本量的范圍,分為4度(F0~4):<5%肝細胞脂肪變(F0);5%~30%肝細胞脂肪變(F1);31%~50%肝細胞脂肪變(F2);51%~75%肝細胞脂肪變(F3);75%以上肝細胞脂肪變(F4)。
4.3依據(jù)炎癥程度把脂肪性肝病分為3級(G0~3):無炎癥(G0);腺泡3帶呈現(xiàn)少數(shù)氣球樣肝細胞,腺泡內散在個別點灶狀壞死(G1);腺泡3帶明顯氣球樣肝細胞,腺泡內點灶狀壞死增多,門管區(qū)輕至中度炎癥(G2);腺泡3帶廣泛的氣球樣肝細胞,腺泡內點灶狀壞死明顯,門管區(qū)輕至中度炎癥伴(或)門管區(qū)周圍炎癥(G3)。
4.4依據(jù)纖維化的范圍和形態(tài),把脂肪性肝病肝纖維化分為4期(S0~4):無纖維化(S0);腺泡3帶局灶性或廣泛的竇周或細胞周纖維化(S1);纖維化擴展到門管區(qū),局灶性或廣泛的門管區(qū)星芒狀纖維化(S2);纖維化擴展到門管區(qū)周圍,局灶性或廣泛的橋接纖維化(S3);肝硬化(S4)。
脂肪性肝病的病因診斷首先需明確是否為乙醇過量攝入所致,如是非酒精因素所致則進一步排除病毒性肝炎相關性脂肪性肝病的可能,在排除肝毒性藥物(他莫昔芬、胺碘酮、氨甲喋呤、鈣離子通道阻斷劑、抗逆轉錄病毒的藥物)、銅中毒(Wilson病)、空-回腸旁路手術、引起體重迅速降低的其他原因(短腸綜合征、惡液質、過度進食、挨餓)、成人高價營養(yǎng)(全胃腸外營養(yǎng)、靜脈滴注葡萄糖)等情況下可考慮診斷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